污水的成分隨著工業(yè)的發(fā)展越發(fā)復雜,運用微生物的方法可以處理某些難降解的有機物質和有毒物質,下面給大家來介紹一下廢水的生物處理方法。 二、有機物的生物降解 在自然界中,有機物被分解的方式大體可以分為光分解、化學分解和生物分解三種類型,其中生物分解在物質循環(huán)中起的作用最為重要。 動物、植物及微生物都能分解有機物,而絕大部分有機物都要通過微生物最終轉化為無機物,即完全降解。在廢水處理領域所說的生物降解指的就是微生物的降解,微生物通過氧化還原作用、脫羧作用、脫氨作用、水解作用等生物化學過程把有機物逐步轉化為無機物,從而使廢水得到凈化。參與廢水中有機物生物降解的微生物有: (2)真菌 真菌也是類似植物的低等生物,但其結構比細菌復雜,個體比細菌大,具有明顯的細胞核,但沒有葉綠素,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營寄生或腐生,形態(tài)分為單細胞和多細胞兩種。 真菌能夠分解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等有機物。廢水生物處理構筑物中也會存在真菌,生物膜中的真菌數(shù)量比活性污泥中真菌含量要多,但是數(shù)量都沒有細菌多,不是廢水處理的主要微生物。但是,某些真菌對某些特點的廢水有特殊的處理能力,因此真菌在廢水處理中也有其特殊的應用。 (3)藻類 藻類是一種低等植物,有單細胞的,也有多細胞的,主要有藍藻、綠藻、褐藻、硅藻和金藻等。藻類一般是無機營養(yǎng)的,其細胞中含有葉綠素及其他輔助色素,能進行光合作用。在有光的時候,吸收CO2合成細胞質,同時釋放氧氣;在無光的時候通過呼吸作用獲取能量,同時放出CO2。 藻類在廢水處理中主要應用在氧化塘工藝中,其作用是供應氧氣,但是藻類對廢水處理有很多不利影響,二沉池中往往容易滋生藻類,使出水變渾濁。另外,如果水體中氮、磷的含量較高,藻類大量繁殖,容易產(chǎn)生富營養(yǎng)化污染,造成多種危害。 (4)原生動物 原生動物是最低等的單細胞動物,它們的個體都很小,長度一般在100~300μm。原生動物雖然只有一個細胞,但在生理上卻是一個完整的有機體,能和多細胞動物一樣行使營養(yǎng)、呼吸、排泄、生殖等機能。水處理中常見的原生動物主要有肉足類、鞭毛類和纖毛類,它們以吞食細菌、真菌、藻類和有機顆粒為主,少數(shù)原生動物能進行光合作用。 在廢水處理中原生動物的作用表現(xiàn)在兩方面:一方面,原生動物吞食游離細菌和有機顆粒,對水質凈化起到積極的作用;另一方面,原生動物可以作為評價活性污泥性能好壞的指標生物,通過觀察不同原生動物種群的生長情況可以判斷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轉情況和水質凈化效果。因此,原生動物在廢水處理中的作用僅次于細菌。 (5)后生動物 后生動物由多個細胞組成,形體較大,在廢水處理中常見的后生動物主要有輪蟲、甲殼類動物和昆蟲及其幼蟲。后生動物以細菌、小的原生動物和有機顆粒為食,有一定的水質凈化作用。后生動物也可作為指標微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