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工業的高速發展,化工產品的需求量也不斷提升。然而,由于石油本身是烴類混合物,成分較為復雜,因此,石油化工原料存在一定危險性,含有易燃易爆及有毒成分。在石油化工生產過程中,必須要憑借石油化工檢測工作為質量把關,加強檢測程序控制。
為支撐相關生態環境質量標準、風險管控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實施,標準的發布實施,豐富了監測標準供給,對于進一步完善國家生態環境監測標準體系,規范生態環境監測行為,服務生態環境監管執法,支撐國際公約履約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優化、調整、建立黃河流域生態監測網絡,系統考慮物理生境、水文、水質、水生生物和陸域生態觀測指標,構建黃河流域生態監測評價指標體系,科學開展黃河流域典型區域生態質量監測。
揮發性有機物通常用VOCs表示,一般是指常溫下飽和蒸汽壓大于70 Pa、常壓下沸點在260℃以下的有機化合物,或在20℃條件下,蒸汽壓大于或者等于10 Pa且具有揮發性的全部有機化合物。VOCs大多數具有毒性、刺激性、致畸性和致癌作用,特別是苯、甲苯及甲醛等對人體健康會造成很大的傷害。
新污染物的“新”包括,化學物質在環境中很長時間,并導致物質的用途或處置方式發生了改變,導致化學物質釋放到環境中形成了新污染物。這一特點在上述應用行業領域中尤為明顯。提升重點行業、領域的末端治理能力也,降低新污染物環境風險,有利于建立新污染物防治長期機制。
完成高關注、高產(用)量的新污染物環境風險篩查,初步建立新污染物環境調查監測體系,建立省級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清單,對重點管控新污染物實施禁止、限制、限排等環境風險管控措施。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環境風險管理制度體系和管理機制逐步建立健全,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顯增強。
VOCs監測具有目標物種多、不同物種濃度差異大、對監測方法靈敏度要求高等特點,在監測靈敏度、準確度、數據有效性及可比性等方面還存在著一系列挑戰。以提高我國VOCs污染監測控制治理創新能力,為改善空氣質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幫助。
入河入海排污口對于環境保護,尤其是水體環境保護來說,有著非常特殊的意義,而確保排污檢測工作對于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保護和建設美麗河湖、美麗海灣具有重要、積極的作用。
要嚴格環境風險防控,嚴控石化、化工、化纖、有色金屬、印染、原料藥制造等行業企業環境風險,加強油氣管道環境風險防范。在黃河入海口、南四湖開展微塑料等新污染物調查監測,推進流域突發環境風險調查與監控預警體系建設,在濟南、濟寧、德州、濱州等市建設環境應急物資儲備庫。
依法對使用有毒有害化學物質進行生產或在生產過程中排放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的企業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推動將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的替代和排放控制要求納入綠色制造標準體系。此外,還將規范抗生素類藥物使用管理,強化農藥使用管理,深入推進塑料污染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