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養殖是魚類、甲殼類、軟體動物、水生植物、藻類和其他生物的養殖。水產養殖涉及在受控條件下養殖淡水和咸水種群,并且可以與商業捕魚(捕撈野生魚類)進行對比。 池塘水質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保持水體“肥、活、嫩、爽”,所謂的“肥”是指水中浮游生物含量多,有機質和營養鹽豐富,透明度一般為20-30厘米;“活”是說水色有月變化和日變化,表明浮游植物優勢種群交替出現;“嫩”是指水體動物可消化的浮游植物占多數,而且都在生命旺盛期;“爽”是說水體動物在池塘中自由自在,十分爽快,說明水體無污染,溶氧豐富。 一、控制亞硝酸鹽 亞硝酸鹽主要來自硝化作用與反硝化作用產生的中間物種。亞硝酸鹽本身對于水產物種具有毒害作用。若是水產物種長時間在亞硝酸鹽濃度很高的水中,就容易出現慢性中毒,水中的物種容易減少攝食,動物的鰓組織會生病。 控制水質中亞硝酸鹽含量的方法:經過開增氧機的形式去增加溶解氧,并且需要換上新水。通過放置微生物水質改良劑,水中放置的微生物可以分解亞硝酸鹽。 為保證養殖后期水中亞硝酸鹽穩定,一定要注意碳氮比。若碳氮比合適,則微生物分解速度快,凈化能力強,藻類越容易穩定。養殖后期持續補充碳源才能促進水體凈化化能力,減少氨氮亞鹽的升高。推薦使用:玉米粉+有益菌+活力多,發酵碳肥效果非常好。這是有機碳源,藻類和有益菌利用率高,同時活力多還可以促進藻類和有益菌繁殖,加快凈化水體的能力。 二、提高溶氧量 水產物種產生浮頭情況表明溶解氧的含量較低,若是水產物種長時間生活在缺乏溶解氧的水中,容易使攝餌量變低,提高死亡概率。 提高溶氧量的方法:通過適時施肥,可以控制水池適宜的肥度,促進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浮游物種會形成氧氣,進一步提高溶氧量。同時也可以運用葉輪式增氧機提升溶氧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