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控制指標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中控制指標的選取與當地農村生活污水的水質特點有關,長三角地區各省市地方標準在控制指標的選取上總體差異不大。以江蘇省為例,江蘇地標區分了基本控制項目與選擇控制項目,基本控制項目嚴格執行排放標準,在具體實施時結合當地情況確定選擇控制項目。 整體而言,各地區控制指標選取的差異主要體現在陰離子表面活性劑與糞大腸菌群。陰離子表面活性劑與農村旅游業的興起有關,在餐飲廢水中含量較多,但由于處理較為復雜,浙江和安徽均未予以考慮,而江蘇也僅列為選擇控制項目;而糞大腸菌群是因為人類糞便對水體造成的污染,需要消毒深度處理才能去除,上海地方標準未考慮。 控制指標的選取,應該結合生活污水的特點以及環保工作的實際要求進行切實的考慮。對于氨氮、總氮、總磷,其均與生活污水的富營養化有關,由于富含氮磷的洗滌劑被大量使用,浮游藻類大量繁殖,形成水華,因此這類指標應嚴格限制,但由于三者有一定的相似性,亦可根據地區實際情況考慮。而農村地區普遍存在技術水平相對較低現狀,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規模不大,污泥回流比難以控制,因此對于總氮與總磷的處理效果不穩定,此時可考慮以氨氮的控制為主。
4.標準限值 在制定各自的地方標準前,大部分地區都采用的是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且農村現有的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也與城鎮污水處理廠所采用的工藝類似,因此制定地方標準時也基本參考了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將長三角地區各省市地方標準和城鎮標準進行部分指標限值的比較,由于分級情況不同,各地區雖然采用了不同的標準限值,但不能直接進行比較。但與城鎮標準相比,農村地區的排放標準限值普遍有所放寬。 農村生活污水排水的pH值影響著土壤的酸堿度,對于農業而言,土壤的酸堿度與農作物的生長息息相關。由于長三角地區土壤性質類似,各地區對于pH的限值要求范圍也均相同??偟鳛轶w現污水富營養化特質的指標,各地區根據當地實際特點著重設定,采用更加適用的標準限值替換了原有的城鎮污水排放標準限值。
二、結論與建議 在長三角范圍內,浙江、江蘇率先開展了農村生活污水排放地方標準的制定,現有標準也相對更加成熟。對于江蘇而言,結合自身情況的分級更有利于標準的適用性。安徽地方標準的制定工作起步較晚,但也參考了各個省市的標準優勢與不足,進而研究制定了一套更加周全的標準,考慮的相關因素也較多。另外,污水處理技術的研發、排放標準的制定與水環境的管理是一項系統的工程,相互關聯,有一定的依存關系,也會相互促進。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制定應該結合系統論的思維,更需要綜合地區發展現狀等多方面的利益,以及工作的可持續性統籌考慮,以更適應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不斷推動各地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在各自工藝的選擇、系統運行維護和建設以及相關部門管理等領域的逐步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