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廢水泡沫 名詞釋疑 干清糞,顧名思義就是糞便一經產生便分流,干糞由機械或人工收集、清掃、運走,尿及沖洗水則從下水道流出,分別進行處理。干清糞工藝分為人工清糞和機械清糞兩種。這兩種相對來說人力的成本還是較大,但是作為對環境保護或者水處理或者生態來說都是有益的,平均一頭豬一天用水量在10-15L。干清糞COD正常在3000 mg/L以下,BOD正常在1500 mg/L以下SS基本在500 mg/L以下。 水沖糞,就是是糞尿污水混合進入縫隙地板下的糞溝,然后每天數次從地溝兩頭或一頭的水噴頭放水沖洗。糞水順糞溝流入糞便主干溝,進入地下貯糞池或用泵抽吸到地面貯糞池。相對來說比較節省人力。隨時清理,還是比較合理的,但是用水量比較大,以養豬來說,差不多平均下來每頭豬每天用水量約35-50L。水沖糞的COD范圍大概在5000-15000 mg/L左右,SS8000-22000 mg/L。 水泡糞,實際上是在水沖糞的基礎上改造而來的,可以理解為在豬舍內的排糞溝中注入一定量的水,糞尿、沖洗和飼養管理用水一并排放縫隙地板下的糞溝中,儲存一定時間后(一般為1-2個月),待糞溝裝滿后,打開出口的閘門,將溝中糞水排出。糞水順糞溝流入糞便主干溝,進入地下貯糞池或用泵抽吸到地面貯糞池。現在大型規模養殖場新建的很多用這種;用水比較節約差不多是每天每頭18-25L。水泡糞的COD范圍大概在8000-25000 mg/L左右,SS10000-30000mg/L。 案例分享 該養豬場為大型豬場,采用的是水泡糞,在環保還沒有嚴起來之前報的1000噸日處理量,設計的是100噸每小時的處理量。 左右邊有兩個“篩網”,右邊有四個“篩網”,左邊兩個是原來一期建造的,用來處理一期1000噸污水的;后面四個是后來擴建的時候后加的,預計水量是處理3000噸。這里是所有的糞水集中到這里,其實都是用泵打過來的,因為豬場離這里有點遠,它是豬場和污水處理分開的。 這個“篩網”下面是一個集水坑,是所有糞水打過來之后,在通過泵提升到這個“篩網”上進行第一步分固液分離,圖片可清晰看到地面上的豬糞,比較結實且新鮮,結實是指豬糞還沒有被發酵過的腐殖化,這個糞堆起來之后可以直接作為有機肥料,因為是直接分離出來且未加過藥劑的。 再說說這個“篩網”,相信很多人在很多豬場看到第一步固液分不是這個“篩網”,而是一頭帶的電機,一個很長長的固液分離機。這個豬場先期也用過,后來棄用了,目前我們看的這個“篩網”不是我們常見的,其有一定的特別之處的,效果非常好,基本不堵塞。 固液分離 以下為很多豬場使用的固液分離機,該系列機渣液分離速度快,經分離后的糞渣含水量在50-60%之間,出渣量及含水量可調整,可適用不同成份。 固液分離機 污水經過“篩網”之后到了厭氧反應器,產的氣進去白色的儲氣包,厭氧出來后流到旁邊的沉淀池,然后到了沉淀池下面的一個積水池,然后在泵抽到SBR池(兩個)然后流到二沉池池子后面還有氧化塘,下圖就是先前一期設計的工藝流程。這種厭氧罐,其實就是USR,早期做沼氣的公司,都是這種搪瓷罐體,這種罐不宜碎,且耐腐蝕性能比較好。所以我們做環保的就也運用過來,如用在養殖廢水處理上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