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檢測 環境水質監測的指標有很多。除理化指標外,還有無機、有機、微生物等多種參數,常作為衡量環境水質的標準。所以從水樣的采集到檢測報告的出具,檢測過程的各個環節都有可能出現問題。本文為大家總結了幾個常見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法。 一、水樣樣品的采集 1、準備器材采樣前應準備好采樣裝置和盛樣容器。目前所用的采樣裝置有水桶、各種采水器等。如該采樣裝置是塑料或玻璃的,可按容器的一般洗滌方法洗凈備用;如是鐵質的,則須先用洗滌劑清除油污或油污,再用自來水沖洗干凈,晾干備用, 但采取的水樣不能做分析 鐵、鎳等金屬用。 2、采樣量樣品量取決于測定項目,不同的測定項目對水樣用量和保存條件有不同的要求,因而應根據測定項目的實際情況分別計算需用量并增加20~30%作為實際采樣量。如果采樣容器的容積有限,一次采樣不能滿足所需樣品量,可多次采集,并在較大的容器中混勻后再裝入樣品容器中。 3、采樣方法水樣的采集方法對分析結果關系極大,所采的水樣必須具有代表性,使水樣能真實地反映整個水體的水質情況。 4、檢測前要將采集的水樣進行搖晃或者其他方式使其攪勻,避免因長時間放置導致的沉淀等問題。 5、水系污染調查時水樣的采集對一個水系進行污染調查時,須從整個水域考慮,合理設置采樣點,建立起水體污染監測網,才能及時而準確地報告污染情況和水域中各種有害物質的動態變化。 二、水樣的運輸和保存 各種水質的水樣,從采集到分析測定都會經過一定的時間,時間差可能由幾分鐘到幾個小時,甚至有時候會擱置數天,由于環境條件的改變,微生物新陳代謝活動和化學作用的影響,會引起水樣某些物理參數及化學組分的變化,從而導致水質檢測結果的不準確。為將這些變化降低到低程度,需要盡可能地縮短運輸時間、盡快分析測定和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有些項目必須在采樣現場測定。 (一)、水樣的運輸 對采集的一個水樣,都應做好記?,并在采樣瓶上貼好標簽,運送到實驗室。在運輸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要塞緊采樣容器器口塞子,必要時用封口膠、石蠟封口(測油類的水樣不能用石蠟封口)。 2、為避免水樣在運輸過程中因震動、碰撞導致損失或沾污,最好將樣瓶裝箱,并用泡沫塑料或紙條擠緊。 3、需冷藏的樣品,應配備專門的隔熱容器,放入致冷劑,將樣品瓶置于其中。 4、冬季應采取保溫措施,以免凍裂樣品瓶。 水質檢測作為環境保護的重要環節之一,應引起重視,而不僅僅是為了應付環保要求,我們需從心底去愛護這份事業,加強自身的操作能力和理論知識,讓水質檢測更加準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