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屬廢水 重金屬廢水是指冶煉、化工生產等企業在加工過程中排放的含有重金屬離子的污水。 污水中的重金屬在《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中有明確定義,包括有毒金屬和準金屬,如汞、鎘、鉻、鎳、砷、銅、鉬、鋅、錫、鈷、釩和錳。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水體逐漸被污染,越來越多的有毒有害物質進入水中。人類工業的發展對水體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尤其是采礦、冶金、化工、電鍍、電子工業造成的重金屬污染。同時也給人類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1.重金屬廢水的來源 重金屬廢水主要來源于采礦、煉鐵、金屬加工、電鍍、農藥、醫藥、油漆、顏料等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各類污水。其中所含重金屬的種類、含量和存在形態,各個廠家都不一樣。 隨著工業的發展和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重金屬廢水量逐年增加。據Nriagu[3]估計,全球每年有數百萬噸有毒重金屬排放到環境中,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2.重金屬廢水的危害 重金屬廢水是一種毒性強、致癌性、致突變性、難降解、易富集的廢水。它具有毒性、長期持久性和可生物降解的特點。它可以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并在人體內蓄積,導致各種疾病和功能障礙,最終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此外,世界各地也頻頻發生重金屬廢水污染事件:日本富縣神童川谷的“痛疾”,水俁灣的“水俁病”等。是重金屬污染危害人體健康的典型例子。此外,許多類似的重金屬廢水污染事件經常發生。對人們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因此,研究去除重金屬廢水的有效方法已成為當前工作的重點。 3.重金屬廢水處理技術 近年來重金屬廢水的主要處理技術,指出重金屬廢水污染治理與重金屬資源化相結合是未來治理的發展道路,是技術開發和應用的方向。 重金屬(如鎘、鎳、汞、鋅等。)廢水是環境污染最嚴重、對人體健康危害最大的工業廢水之一,其水質和水量與生產過程有關。 重金屬污染控制的主要方法是改革生產工藝,不使用或少用有毒重金屬;其次,采用合理的工藝流程,科學的管理和操作,減少重金屬的量和隨廢水流失的量,盡量減少廢水的排放量。通過長期研究發現,重金屬廢水處理技術主要有:沉淀法、物理化學法、電化學法、生化法以及近年來出現的一系列新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