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 水樣的化學需氧量(COD)會受到氧化劑的類型和濃度、反應溶液的酸度、反應溫度和時間以及有無催化劑的影響。因此,化學需氧量也是一個條件指標,必須嚴格按照操作步驟進行。對于工業廢水,我國規定的是重鉻酸鉀法,測得的值叫化學需氧量。 重鉻酸鉀法 1.原理 在強酸溶液中,一定量的重鉻酸鉀氧化水樣中的還原性物質,過量的重鉻酸鉀以硫酸亞鐵銨溶液為指示劑回滴。根據消耗量計算水樣中還原性物質的消耗量。 2.試劑
(1)重鉻酸鉀標準溶液(1/6K2Cr2O7=0.2500 mol/L);稱取預先在120℃烘干2小時的基準或優級純重鉻酸鉀12.258g溶于水中,移入1000 ml容量瓶,稀釋至標線,搖勻。 (2)試亞鐵靈指示液:稱取1.485 g鄰菲啰啉,0.695 g硫酸亞鐵溶于水中,稀釋至100 ml,貯于棕色瓶中。 (3)硫酸亞鐵銨標準溶液:稱取39.5 g硫酸亞鐵銨溶于水中,邊攪拌邊緩慢加入20 ml濃硫酸。冷卻后移入100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釋至標線,搖勻。臨用前,用重鉻酸鉀標準溶液標定。 標定方法:準確吸取10.00 ml重鉻酸鉀標準溶液于500 ml錐形瓶中,加水稀釋至110 ml左右,緩慢加入30 ml濃硫酸,混勻。冷卻后,加入3滴試亞鐵靈指示液(0.15 ml),用硫酸亞鐵銨溶液滴定,溶液的顏色由黃色經藍綠色至紅褐色即為終點。 (4)硫酸-硫酸銀溶液:于2500 ml濃硫酸中加入25 g硫酸銀。放置1~2d,不時搖動使其溶解(如無2500 ml容器,可在500 ml濃硫酸中加入5 g硫酸銀)。 (5)硫酸汞:結晶或粉末。 
具體步驟 (1)取20.00 ml混合均勻的水樣(或適量水樣稀釋至20.00 ml)置250 ml磨口的回流錐形瓶中,準確加入10.00 ml重鉻酸鉀標準溶液及數粒小玻璃球或沸石,連接磨口回流冷凝管,從冷凝管上口慢慢地加入30 ml硫酸-硫酸銀溶液,輕輕搖動錐形瓶使溶液混勻,加熱回流2小時(自開始沸騰時計時)。 對于化學需氧量高的廢水樣,可先取上述操作所需體積1/10的廢水樣和試劑,于15×150mm硬質玻璃試管中,搖勻,加熱后觀察是否變成綠色。如溶液顯綠色,在適量減少廢水取樣量,直至溶液不變綠色為止,從而確定廢水樣分析時應取用的體積。稀釋時,所取廢水樣量不得少于5 ml,如果化學需氧量很高,則廢水樣應多次稀釋。
注2:廢水中氯離子含量超過30mg/L時,應先把0.4 g硫酸汞加入回流錐形瓶中,再加入20.00 ml廢水(或適量廢水稀釋至20.00 ml),搖勻。以下操作同上。 (2)冷卻后,用90 ml水沖洗冷凝管壁,取下錐形瓶。溶液總體積不得少于140 ml,否則因酸度太大,滴定終點不明顯。 (3)溶液再度冷卻后,加3滴試亞鐵靈指示液,用硫酸亞鐵銨標準溶液滴定,溶液的顏色由黃色經藍綠色至紅褐色即為終點,記錄硫酸亞鐵銨標準溶液的用量。 (4)測定水樣的同時,以20.00 ml重蒸餾水,按同樣操作步驟作空白試驗。記錄滴定空白時硫酸亞鐵銨標準溶液的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