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養殖塘中,無機氮主要以氨氮、亞硝酸鹽氮和硝酸鹽氮三種形式存在,簡稱“三氮”,一般來說硝酸鹽氮無毒害作用,毒性主要來自前兩者。其中氨氮的影響是最大的,氨分子是脂溶性的,能穿透細胞膜毒害組織。 一、氨氮超標的兩大危害 危害1: 離子氨態氮因為帶電荷,通常不能滲過生物體表,一般對生物無害,且能夠被藻類直接吸收利用。但分子氨能透過細胞膜,具有脂溶性,對水生生物有很強的毒性。 在pH、溶氧、硬度等水質條件不同時,氨氮的毒性也不相同。一般情況下氨態氮的毒性隨pH增大而增大。同時分子氨的毒性也隨水中的溶解氧的減少而增大。 分子氨的毒性表現為:影響養殖動物的正常生長和代謝,損傷魚的鰓組織,降低鰓血液吸收和輸送氧的能力。甚至導致魚的敗血癥。 危害2: 亞硝態氮是極為不穩定的中間產物,在硝化細菌的細菌的作用下,被氧化為低毒的硝態氮,而在水體中缺氧時,好氧微生物受到抑制,厭氣性微生物(如反硝化細菌)大量繁殖,被反原為氨態氮。其毒性為:主要是影響氧的運輸、重要化合物的氧化及損壞器官組織。 二、氨氮的來源有三條途徑 1)池內殘餌、動植物殘體和排泄物經微生物分解脫氨作用產生,反應式如下:R-CHNH2-COOH+H2O→R-CHOH-COOH+NH3。 2)在氧氣充足情況下,氨氮被亞硝化細菌氧化成亞硝酸鹽,接著被硝化細菌氧化成硝酸鹽;當氧氣不足時,則可發生反硝化作用,亞硝酸鹽、硝酸鹽在反硝化細菌的作用下產生氨氣。 3)水生動物代謝過程中的蛋白質和氨基酸分解產生,少數源于嘌呤核嘧啶的降解,極少數源于尿酸的分解。魚蝦中的氨大部分經鰓排出,其余部分與尿液一起排出。 氨氮的檢測具有實時性,需要不斷的采集,檢測和記錄養殖池里面氨氮的參數。所以水產養殖氨氮的檢測可以采用在線氨氮傳感器,氨氮傳感器安裝布線簡單方便。可以在軟件實時的產看監控養殖池里面的相關參數和控制相應的處理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