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就是人類有意識地保護自然資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環境受到污染和破壞;對受到污染和破壞的環境必須做好綜合治理,以創造出更適合于人類生活、工作的環境。 
濫伐森林 保護環境是為了減少環境污染給生態系統造成直接的破壞和影響,破壞生態平衡,如土地沙漠化、濫伐森林帶給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的直接間接的危害。有時這種環境效應的危害比直接危害更大。例如,溫室效應、酸雨和臭氧層破壞就是由大氣污染衍生出的惡果。這種由環境污染衍生的環境效應具有滯后性,往往在污染發生的當時不易被察覺或預料到,然而一旦發生就表示環境污染已經發展到相當嚴重的地步,必須進一步整頓和治理,并有科學的規劃。當然,環境污染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這些污染使人類環境的質量下降,影響人類的生活質量、身體健康和生產活動。例如城市的空氣污染造成空氣污濁,人的發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環境質量惡化,飲用水源的質量普遍下降,威脅人的身體健康,引起胎兒早產或畸形,等等。嚴重的污染事件不僅帶來健康問題,也造成社會問題。隨著環境污染的不斷加劇和人們環境意識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的人群糾紛和沖突事件也在逐年增加。 海洋污染使海洋生物死亡 目前在全球范圍內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環境污染問題,具有全球影響的有大氣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環境問題等。隨著經濟和貿易的全球化,環境污染也日益呈現出國際化趨勢。近年來出現的垃圾廢物通過海洋漂移輸送到國外,就是這方面的突出的問題。所以環境保護顯得格外刻不容緩。 要做好環境保護工作,我們必須了解環境保護的內容。環境保護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防治由生產和生活引起的環境污染。包括科學防治工業生產所排放的“三廢”(廢水、廢渣、廢氣)、粉塵、放射性物質以及產生的噪聲和電磁微波輻射,交通運輸活動產生的有害氣體、液體、噪聲,海上船舶運輸排出的污染物,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學品,城鎮生活排放的煙塵、汽車尾氣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廢水、廢渣、廢氣 (2)防止由于城市建設和開發活動引起的環境破壞。包括大型水利工程、鐵路、公路、大型港口碼頭、機場等工程建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農墾和圍湖造田活動、海上油田、森林和礦產資源的開發對環境的破壞和影響。 海上油田 (3)保護有特殊價值的自然環境。包括對珍稀物種及其生活環境、特殊的自然保護區、地質景觀等提供有效的保護。另外,合理進行城鄉規劃,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樹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長等,都是環境保護的有效措施。 目前,環境保護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共同任務之一。我國把保護環境確立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并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以保證生態環境得到完善的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