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的氧氣含量不足,會使用水中生物大量死亡。測量水中的溶解氧(DO),是為了了解水中有多少氧存在。 污染物進入水體會自行消解成最簡單的結構,這一過程需消耗氧氣來完成。若水中氧被消耗完,則水體發臭。 化學耗氧量(COD)這個指標是為了了解水中的污染物將要消耗多少氧。 這個指標從字面上講,它不是問水體中的有機物是多少,也不是問有毒物是多少。只是問進入水體的污染物將要消耗多少氧。CODCr的定義:化學需氧量 (Chemical Oxygen Demand,簡稱COD),是指在強酸并加熱條件下,用重鉻酸鉀作為氧化劑處理水樣時所消耗氧化劑的量,以氧的mg/L來表示。 化學需氧量反映了水中受 還原性物質污染的程度,水中還原性物質包括有機物、亞硝酸鹽、亞鐵鹽、硫化物等。水被有機物污染是很普遍的,因此化學需氧量也作為有機物相對含量的指標之 一,但只能反映能被氧化的有機污染,不能反映多環芳烴、PCB,二惡英類等的污染狀況。CODCr是我國實施排放總量控制的指標之一。 COD重鉻酸鉀法從建立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 在強酸性溶液中,一定量的重鉻酸鉀氧化水樣中還原性物質,過量的重鉻酸鉀以試亞鐵靈作指示劑,用硫酸亞鐵銨溶液回滴。根據用量算出水樣中還原性物質消耗氧的量。 如果我們將COD作為有機物含量這個指標, 則顯示出其不合理性。它不能覆蓋測定所有的有機物,同時它又是一個條件性指標,即具有相同COD理論含量但化學結構上不同的物質其實際測定結果是不同的。 因此,這個標準體系若將COD作為有機物含量來看,則不是計量學上不變性原則所要求的那種理想的標準體系。 但化學耗氧量指標的原意是為了了解水體中將有多少需要消耗水中氧氣的物質。 消耗水中氧氣的物質不僅是有機物,還包括水中的還原性物質無機物。那些在重鉻酸鉀法中消解氧化率低的物質,在水中的耗氧也少,所以重鉻酸鉀法也有著其合理性。 如果我們將COD也作為有機物含量這個指標,其理由是在所有發明的廢水測定的實驗室方法中它是最為廉價的一個。 因此它是在精度要求、測定成本、我國環境污染現狀等多因素之間折中優化的產物,是這種意義上最好的方法。 我國現仍使用COD指標也是為針對我國水質的特殊性及保持歷史數據的延續和可比較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