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工農業的快速發展,土壤中重金屬污染的形勢越來越嚴峻。如何控制土壤中的重金屬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然而要在短時間內卸掉土壤不能承受之“重”仍面臨著巨大挑戰。 現狀 全國10%以上的耕地被重金屬污染 據國土資源部統計,全國10%以上的耕地已被重金屬污染,大陸受重金屬污染的耕地面積已被重金屬污染。達2000萬公頃(3億畝),占全國耕地總面積的1/6,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萬畝,固體廢棄物堆積毀壞田200萬畝,其中大部分集中在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對30萬公頃基本農田保護區土壤進行采樣監測,發現3.6萬公頃土壤重金屬超標,超標率為12.1%。 據我國農業部調查數據顯示,在全國約140萬公頃的污水灌溉面積中,受重金屬污染的土地面積約占污水灌溉面積的64.8%,50華南部分城市 % 耕地受鎘、砷侵害 事實上,早在 2005 年,長三角等地土壤重金屬污染情況就已在報紙上報道過,10 % 的土壤基本失去了生產力。引發輿論廣泛關注和爭議,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逐漸提上議事日程。目前,中國政府多個相關部門正在積極開展土壤重金屬污染的修復治理工作,部分地區取得了明顯的修復治理效果,但還不足以有效遏制重金屬污染惡化趨勢。土壤中的金屬污染。 危害 平均每年發生10起重大重金屬污染事件 土壤中重金屬的主要污染元素中,汞、鎘、鉛、鉻、砷被稱為“五毒”,人體內鉛含量超標易引起貧血,損害神經系統;砷含量過高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紊亂,并可能導致癌癥;長期攝入微量鎘容易引起骨痛;急性汞中毒會誘發肝病炎癥、血尿……重金屬對人體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有專家表示,土壤被重金屬污染后,有害重金屬會通過水體、農作物等對人體造成嚴重危害,而重金屬污染影響范圍廣、受害者多、治理難度大.它被認為是一種“污染性疾病”。 據統計,自2009年以來,我國共發生湖南瀏陽鎘污染、中金嶺南鉈超標、四川內江鉛污染、臨沂砷污染等30余起重大重金屬污染事件。山東,福建紫金。礦壩潰壩事件等 據《中國環境發展報告》數據調查,我國每年平均發生10起重大重金屬污染事件。此外,土壤重金屬污染對我國經濟也有重大影響。目前,全國每年對食品的重金屬污染達1200萬噸,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00億元。土壤重金屬污染的巨大危害可見一斑。 問題1 土壤污染源多 土壤污染包括各類重金屬污染、農藥污染和有機污染。我國土壤污染仍以重金屬污染為主。業內估計,中國約90%的污染土壤與重金屬有關。 據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曾錫波調查,近年來,除了化工和采礦領域,農業和水產養殖業也成為重金屬污染源。他介紹,由于化肥使用過量,部分磷肥、鉀肥、復合肥中鎘含量超標,會使土壤和農作物吸收不易去除的鎘。即使是有機肥料也逃不過重金屬污染。在一些小規模養殖場,人們經常在豬、雞等農畜飼料中添加含砷制劑,因為這種重金屬可以殺死豬體內的寄生蟲,促進牲畜的生長,甚至可能“使換豬肉。”更紅潤”。而這些牲畜糞便是農民愿意購買的有機肥料。當含砷化肥堆放在田里時,化肥中的重金屬會悄悄潛入地下,并沿途傳遞給農作物。隨著栽培。 問題2的評價標準不明確 受此問題影響,我國重金屬污染土壤的整治注定是一場持久戰。 ”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重金屬與土壤修復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劉陽生說。 據了解,技術不成熟是困擾中國土壤修復的最大難題。該技術難以大規模推廣,這也使得國外主要針對小規模土地恢復的技術在中國難以應用。此外,資金不足也是瓶頸之一。 此外,評價標準的模糊性在短期內也難以解決。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應該有不同的修復質量評價標準,但目前的評價標準還不夠全面。在已公布的土壤環境評價標準中,只有農用地和展覽用地兩個,土壤修復將面臨漫無目的的困境。 相關鏈接 廣東將投資近28億元 控制韶關重金屬污染風險 新快報記者近日從廣東省環保廳獲悉,廣東將投入27.8億元,大力推進韶關市新一輪涉及重金屬行業的環境整治。 近10年來,廣東80%以上的重大重金屬污染事故和血鉛事故發生或起源于韶關,尤其是2005年12月發生在北江的鎘污染。這是廣東建國以來最大的污染事故。中華人民共和國。經廣東省政府批準,廣東省環保廳正式印發了《韶關市重金屬工業環境綜合整治規劃(2015-2020年)》。 根據上述規劃,韶關將實施淘汰落后產能、產業整治提升、土壤污染修復治理示范、環境監管能力建設等四大類工程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