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來水“黃水”解決措施 1.水源合理調配 由于自來水水源切換造成的“黃水”,可采用水源合理調配措施。對管網穩定性強的獨立管網區域,可以不采用混合勾兌的方式而實行100%的水源置換以最大限度利用新水源。對管網穩定性差的區域,以適當比例混合勾兌的方式實行水源置換,同時跟蹤管網管垢與生物膜腐蝕菌的變化,并在適當時間轉為100%水源切換:對不同水源同時使用的互通管網,需要明確不同水源的供水邊界,合理調控供水壓力,使新水源不進入管垢穩定性差的管網區域。 
2.沖洗新管道
對新管道進行沖洗,安排水質化驗人員對新管道的末梢進行采樣分析,只有自來水達到相關標準的要求,才能夠投入使用。如已投入使用的,應盡快安排人力將沿途消防栓打開沖洗,將黃水排盡。 3.搶修過程措施 在搶修時,應將工作坑盡可能挖大、挖深。開始切管之前,先不要把閥門全部關閉,使少量自來水仍從管道破損處流出,防止污水從破損位置進入管網,同時用抽水泵抽水。在坑內水面降至管道以下后,再關閉閥門,修復管道。在排水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在恢復供水前應先沖洗管道。 4.管網末梢放水 當因用戶處于管網末梢而自來水發黃時,應及時對管網末梢進行放水,放水可采取就近泄水閥放水,并要定期放水以保證用戶的飲水正常。同時任意時間任意位置取水樣檢測,如發現黃水、鐵、錳等指標都大幅超標,應割管檢查,確認是否需要更換管道。
5.二次供水設施及管網沖洗
當外部供水管網水質正常,而用戶自來水水質發黃,內部或附近無管道施工等情況時,一般問題產生在二次供水和內部管網上。此時,需要對二次供水設施進行沖洗。當管道串聯污染或內部管網銹蝕嚴重時,需要對管網進行放水沖洗,嚴重時更換管道。但由于內部管道不屬于自來水公司管理,當用戶投訴有黃水時,化驗人員需上門確認,并同物業和用戶協商解決。 6.減少管道中壓力的變化梯度
應對壓力波動的最佳方法是環通現有的管道,減少管網末梢,使水保持一定的流速。對于無法環通的管網末梢,應當利用消防栓定期派人放水,將管網中的黃水放盡。其次,在管道閥門啟閉時,應盡量緩慢,減少管道中壓力的變化梯度。
7.及時的信息發布和必要的科學解釋
自來水出現大范圍“黃水“時,需第一時間查明原因,并經相關部門審核后進行信息公布,滿足居民知情權,進行及時的信息發布和必要的科學解釋,得到社會的支持和理解。正常情況下,只要符合國家標準的自來水即可放心使用,鐵銹引起的黃水,對身體沒有毒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