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公里”說的是跟高層住戶息息相關的二次供水。隨著城市建設與發展,高層住宅越來越多。由于供水管網的輸送能力不能滿足高層住宅對水壓、水量的需求,因此需要二次供水設備,將水再次儲存、加壓,通過管道再供用戶。而今,部分地區由于二次供水設施管理不到位,再加上前期建設不規范,以及設備和管道老化嚴重等問題,導致二次供水水質出現污染,菌落總數、總大腸菌群、渾濁度和色度超標問題突出,嚴重影響水質衛生。 
其中,二次供水水質檢測中渾濁度和色度作為肉眼可見的感官指標,如果超標,最早知道的往往是廣大住戶,這極易引發居民用水恐慌。早在2015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安部、衛計委就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和改進城鎮居民二次供水設施建設與管理確保水質安全的通知》(建城〔2015〕31號)。通知指出,各地要盡快對既有居民二次供水設施開展排查,對不符合技術、衛生和安全防范要求的二次供水設施限期整改;對老舊落后的二次供水設施制訂改造計劃并抓緊逐一落實技術方案,用5年時間完成改造任務。 目前,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工作已在全國各地全面展開。同時,各地加強了對二次供水衛生安全的監督管理,通過搭建水質監測系統,全方位提升二次供水的管理力度,保證供水水質應符合現行國標《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的有關規定。值得一提的是,對于二次供水來說,雖然色度和渾濁度超標的風險同樣大,但在水質監測系統搭建方面,我們要同樣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