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養殖水體亞硝酸鹽含量過高會使魚蝦中毒,其原理是因為亞硝酸鹽會將魚蝦血液中的亞鐵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從而抑制血液的載氧能力,導致魚蝦某些新陳代謝功能失常,體力衰退,此時魚蝦很容易患病,嚴重時可能大面積暴發疾病死亡。 水產養殖亞硝酸鹽高的原因 1.施肥不當 大部分養殖戶習慣用高濃肥、化肥控制水質。這些肥料的含氮量是較高的,用后水色來得較快,但如果在用法用量和施肥時間上控制不當的話,就會導致藻類繁殖速度減慢,從而使氮肥蓄積在水體中,氮的循環系統受到阻礙,這樣氮元素必然會逐漸轉變為亞硝酸鹽,導致亞硝酸鹽偏高。
2.飼料投喂不當
在養殖蝦類時,給蝦苗投喂高蛋白物質,而食物在蝦類腸道中的停留時間本身就比較短,再加上蝦苗個體又比較小,食物在腸道中的停留時間更短。這樣就會造成大量的高蛋白物質通過糞便排入水體,如果投喂量過大,就會造成水體中氮元素的積累,引起亞硝酸鹽超標,因此控制投喂食量非常重要。
3.水溫
如果使用河水作為養殖水源,在大棚放苗前必定要將水溫升起來,這樣就會使亞硝化細菌和硝化細菌快速轉化,而亞硝化細菌比硝化細菌適應環境的能力更強,繁殖速度也遠遠快于硝化細菌,這樣就會使亞硝酸鹽不斷蓄積升高。因此常常會出現放苗前水體亞硝酸鹽正常,而在水溫升高后亞硝酸鹽突然升高。
4.天氣
天氣是水產養殖中不得不說的一部分,采用室外養殖池養殖,在晴天時,水體中藻類的新陳代謝比較旺盛,可以促進水體中氮的良性循環,減少亞硝酸鹽在水體中的蓄積,但遇到陰雨天或長期下雨,水體就會出現“倒藻”、“轉水”現象時,此時水體的亞硝酸鹽就容易蓄積升高。一旦水體亞硝酸鹽偏高,蝦類身體就會出現發紅,脫殼不遂,游塘,攝食量減少等情況,如果不及時處理,蝦類就會大量死亡。 
水產養殖亞硝酸鹽高怎么降下來? 1.培養或增加優質藻類。通過藻類對氨氮的吸收,使氨氮向亞鹽的轉化減少;提高藻類濃度以吸收更多的硝酸鹽,促進亞硝酸鹽向硝酸鹽轉化,減少亞硝酸鹽的積累。 2.添加具有去除亞硝酸鹽能力的微生態制劑。硝化細菌在有氧條件下可將亞硝酸鹽轉化為硝酸鹽而被藻類利用,從而起到凈化水質的作用。自然界中硝化細菌廣泛存在,但因其繁殖時間長(限制了硝化細菌的應用效果。
3.在養殖前期,要創造條件促進硝化菌的生長建立起消化體系。除保證充足溶氧外,有研究表明,向模型體系中投加Mo元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硝化作用的進行,縮短了亞硝酸鹽積累所持續的時間,并加快了亞硝酸鹽轉化為硝酸鹽的速度。
4.在養殖密度過高或是養殖池塘溶氧比較低時,要創造反硝化細菌適合的生長條件,促進反硝化作用對氮的轉化。比如在養殖水體中投加能物質能夠促進反硝化作用的進行,但是能量物質一定要投放充足,不然會導致反硝化作用進行的不徹底,造成亞硝酸鹽的過度積累。
|